*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聚焦ASCO前沿成果,共启ALK阳性NSCLC临床治愈新时代
作为2025年中国临床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5 China(BOA)的重要专题分会场,“博十年 向愈行”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学术研讨会于7月5日在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跃银教授共同担任主席,汇聚国内肺癌领域顶尖专家,基于CSCO BOC/BOA会议精选的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第三代ALK-TKI洛拉替尼带来的治疗突破。
CSCO BOC/BOA会 议作为ASCO官方授权的中国地区精选会议,每年系统梳理全球肿瘤学领域最具突破性的临床研究。第三代ALK-TKI洛拉替尼的CROWN研究5年随访数据因其前所未有的疗效获益被列为“Best of ASCO”精选研究,标志着ALK阳性NSCLC治疗已从传统化疗时代的数月无进展生存期(PFS)跨越至如今的60个月以上,并有望突破10年,为“肺癌慢病化管理\"提供了现实可能。
潘跃银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本次“博十年 向愈行”专题研讨会不仅是对ASCO精选研究的深度解读,更是对下一个十年治疗目标的展望—通过跨学科协作,推动ALK阳性NSCLC从“可控慢性病”向“潜在可治愈疾病”的转化,最终实现患者长期高质量生存的终极目标。
图1潘跃银教授致辞
靶向治疗新标杆:
5年“零脑转”突破与“早用长获益”理念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人花教授系统梳理了ALK阳性NSCLC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在2024年ASCO年会上公布的CROWN研究5年随访数据,标志着ALK阳性NSCLC治疗迎来重大突破。第三代ALK-TKI洛拉替尼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存获益,mPFS突破60个月,5年PFS率高达60%,疾病进展风险降低81%。基于混合治愈模型预测,其mPFS有望达到8-10年。
洛拉替尼的卓越表现源于其独特的药物结构和多重治疗优势。该药物采用创新的大环酰胺结构设计(分子量406),较传统链式结构的ALK-TKI具有更强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和更广谱的ALK耐药突变覆盖范围。在脑转移防控方面取得双重突破:对于基线无脑转移患者,5年累积发生率仅为5%(亚洲亚组为0%);对于已发生脑转移的患者,颅内完全缓解率达到72%。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保护方面的突出优势,洛拉替尼可有效预防新发脑转移。
从治疗策略来看,洛拉替尼的临床应用凸显了“早用长获益”的治疗理念。郭人花教授指出,“3+X”治疗策略(一线使用洛拉替尼)较“2+3”序贯治疗方案展现出明显的生存优势,mPFS超过60个月,且有望达到120个月,而后者仅为35-48个月。值得注意的是,真实世界研究显示,约40%使用二代TKI的患者因病情进展等原因无法接受后续治疗,这进一步凸显了初始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性。
在安全性和临床应用方面,洛拉替尼表现出良好的长期耐受性。因不良事件(AE)导致的停药率仅为5%。基于这些优异的临床数据,2025年CSCO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均将洛拉替尼列为ALK阳性NSCLC一线治疗的优选方案(I类证据)。
展望未来,郭人花教授提出,洛拉替尼将ALK阳性NSCLC的治疗目标从单纯的“延长生存”提升到“临床治愈”的新高度。下一步研究将重点验证其10年生存率,并探索与免疫治疗等方案的联合应用策略。同时,针对亚洲人群的长期获益特征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精准的指导。这些突破性进展不仅改写了ALK阳性NSCLC的治疗格局,也为其他类型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图2 郭人花教授学术分享
2025 ASCO ALK领域研究进展
深度解读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熊安稳教授系统梳理了2025年ASCO公布的ALK阳性NSCLC最新研究数据,围绕洛拉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中的疗效、患者偏好及剂量调整管理等话题展开学术分享:
缓解深度与生存获益显著相关:DepOR≥75%患者5年PFS率达75%
基于III期CROWN研究的事后分析显示,洛拉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时,80%的患者靶病灶缓解深度(DepOR)超过50%,其中34%的患者DepOR超过75%。DepOR与PFS显著相关:DepOR为75%-100%的患者5年PFS率达75%。此外,不同DepOR组间未观察到ALK融合变体或ctDNA清除状态的显著差异,提示DepOR可能是独立预测PFS的评价指标。
患者偏好研究:PFS是患者决策时最看重的因素
一项离散选择实验(DCE)发现,ALK阳性转移性NSCLC患者最重视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对重要性58.13%),其次为降低脑转移风险(13.04%),对副作用关注度较低。患者愿意接受轻度至中度的副作用以换取生存期延长(如PFS增加5.34个月)。情景分析预测,94%的患者倾向于选择PFS更长的治疗方案,凸显洛拉替尼的临床价值与患者需求高度契合。
剂量调整是管理AE的有效策略
CROWN研究5年随访数据显示,约33%的患者需降低洛拉替尼剂量(至75mg或50mg),中位时间分别为7.1个月和11.3个月。剂量调整后,患者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仍达42.2个月(75mg组)和20.7个月(50mg组)。外周水肿是最常见的剂量调整相关AE,但大多数AE在1-2次剂量降低后得到完全或部分解决(1次减量组50%完全解决,2次减量组71%完全解决),证实剂量调整可有效管理毒性并维持长期治疗。
熊安稳教授总结,洛拉替尼在ALK阳性晚期NSCLC中展现出深度缓解与持久PFS的优势,且患者偏好与其临床获益一致。剂量调整策略能平衡疗效与安全性,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这些进展强调了DepOR的预后价值、以患者为中心的决策模式及灵活剂量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巩固了洛拉替尼的一线治疗地位。
图3熊安稳教授学术分享
小结
范云教授总结指出,本次研讨会聚焦ALK阳性NSCLC治疗的突破性进展,洛拉替尼实现“超5博10”里程碑(mPFS突破至60个月以上并有望达10年),5年PFS率达60%,降低疾病进展风险81%,5年无颅内进展率高达92%,亚洲亚组人群更是实现了5年“零脑转移”的突破性成果,为“肺癌慢病化管理”奠定基础。另外,“3+X”治疗策略较传统“2+3”方案更具生存优势,验证了“早用长获益”的治疗理念。剂量调整策略可有效管理不良反应,同时维持长期疗效,满足患者对更长生存期的核心需求。
图4 范云教授总结致辞
未来目标是通过跨学科协作,进一步验证10年生存率,探索联合治疗策略,并优化亚洲人群的精准治疗。潘跃银教授强调,洛拉替尼的卓越疗效让我们看到“临床治愈”的可能,未来十年将致力于推动ALK阳性NSCLC从“可控慢性病”向“潜在可治愈疾病”转变。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一鼎盈配资-一鼎盈配资官网-配资炒股论坛平台-股市配资行情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